黑龙江省坚持问题导向,紧抓关键环节,多措并举破解校外培训预防、发现、执法、处置、监管等治理难题。
坚持日常监管到位,通过“日查+夜查”“联检+抽检”等方式,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,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、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突击检查,坚决堵住违规源头。“双减”政策实施以来,全省开展校外培训专项整治行动30余次,出动8.21万余人次,检查培训机构6万余个次。坚持宣传引导到位,立体化宣传解读“双减”政策,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,理性看待校外培训,不盲从跟风报班。坚持重点管控到位,通过致家长“一封信”、发送提示信息、开展教育“微腐败”专项整治等方式,盯住假期、盯紧机构、盯牢学校、盯严教师、盯实学生,前移管理关口,守牢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依靠基层联防力量,发挥乡镇(街道)、社区基层末梢优势,依托县包乡镇、乡镇包社区、社区包小区“三级包保制”,通过属地定格、分管定人、包片定责,形成“一人包一段、条块连成片”的网格化监督模式,打通校外培训监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依靠社会协管力量,聘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专家学者及学生家长组建省市县三级社会监督员队伍,公布第一批社会监督员2991人,有效发挥监督、参谋、联络、宣传作用。依靠群众监督力量,畅通监督举报渠道,向社会公布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举报电线个,接收处理群众举报线余条、国家转办问题线条。
强化执法政策保障,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,落实中办、国办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,分类制定省内学科类、文化艺术类、体育类、科技类等校外培训管理规定;出台涵盖教育教学、课后服务、收费监管、广告管控、行政执法等配套文件。强化执法力量保障,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建立校外培训监管专门机构,组建专业执法力量,公布全省第一期校外培训监管执法人员207人。强化执法装备保障,为校外监管执法队伍配备调查取证教育培训、数据存储、通讯指挥、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427件。
健全联合执法机制,充分发挥“双减”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,教育部门牵头,公安、民政、市场监管、消防等相关部门联动,逐步构建部门间违法线索互联、监管标准互通、处理结果互认的联合监管执法机制。健全协同管理机制Bsport体育,针对非学科类培训行业属性突出、种类繁多等特点,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移交文旅、体育、科技部门归口管理,按照“谁审批谁监管,谁主管谁监管”原则,坚持统筹部署、分类管理、联合监管、协同治理,细化明确校外培训治理边界Bsport体育教育培训。健全违规查处机制,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等问题,加大公开曝光力度,并将违规培训机构列入“黑名单”。累计查处违规培训行为630余起,公开曝光45起,公布违规培训机构“黑名单”16期2500余个。
五、用好监管服务、信用信息共享、“随手拍”举报“三个平台”破解“监管难”
用好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,推动数字化赋能校外培训监管,探索“互联网+监管”新模式,将学科类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信息、培训行为、收费运营纳入监管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,给培训机构戴上“紧箍咒”,守护学生家长“钱袋子”。家长通过平台APP用户端遴选机构、购课销课、交费退费,为学生培训加装“安全锁”。用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将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。用好“随手拍”举报平台,拓展问题线索来源,形成整治违法违规校外培训预警提示、投诉接收、查处办理、结果反馈工作闭环。对于违规培训,真正做到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、警示一片。